2020年“99公益日”期间,为了帮助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黑瓦洛村的贫困家庭提升“自我造血”能力,助力乡村振兴,在汉正家族办公室的组织下,广州市新新济困公益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新新公益基金会”)联合广州栋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栋方股份”),通过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丹姿基金会”)向泸沽湖公益中心无偿捐赠了人民币伍万元,帮助开展“助农脱贫——赤松茸种植项目”。

本项目中期进展见《云南乡村振兴计划—赤松茸种植项目进展》,截止目前首年度项目已正式结项,汇报如下进展:
1、前期准备:
(1)通过参访学习,联系云南省内专业种植机构,获得良种提供、技术支持,并落实购销合作意向(已初步与昆明市“方益农业公司”达成合作意向)。
(2)完成土地征用(共4 亩)。
赤松茸培育中心培土堆肥、灌溉现场
2、开展种植:
(1)完成前期培土、堆肥等土壤改良:使用材料包括 各种秸秆、锯木面、谷糠 、灌溉系统、遮阴网等,雇用劳力共36人次,工时约 360 小时,带动边缘贫困户9家。
赤松茸培育中心培土堆肥、灌溉现场
(2)试种成果、劳动力组织:
4月12日准备完前期工作;4月18日开始下种菌种。
3、收获成果及销售:
(1)5月26日出第一朵赤松茸(初告成功);6月15日在永宁菜市场售卖2斤赤松茸。


赤松茸培育、生长、收获过程
(2)10月8日共收3668.3市斤赤松茸鲜品(不计市场推销赠送试吃340市斤),试销售新鲜赤松茸收益10300.00元。
(3)经测算每10市斤鲜品可制1市斤干品,目前已烘干收存赤松茸干片230市斤(待出货,批发价100~150元/市斤)。

赤松茸干品

注:该项目在本年度已超支,超支部分已由收获的成品销售所得弥补。
本次项目贴合国家政策,立足乡村振兴。在项目开展之前,新新公益基金会了解到,赤松茸是草腐菌,是一种能“吃”秸秆的经济作物。赤松茸营养丰富,目前在国内赤松茸的市场需求比较大,行业发展前景广阔,被列入当地产业发展项目。故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,又能有效利用村里的秸秆,是名副其实的循环产业。
在本次的赤松茸试种项目中,共有320人次的农户工参与到试种工作,共产出3668.3市斤赤松茸鲜品,销售成品所得10300元。通过本项目的开展,能够实现让当地边缘贫困户提升自我“造血”的功能,真正做到了“授人以渔”。
新新公益基金会首年度的赤松茸种植项目虽告一段落,但基于对赤松茸种植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考虑,新新公益基金会将会持续关注和增加投入,帮助当地扩大赤松茸种植范围,覆盖更多的贫困边缘家庭,助力当地经济发展。